本會的專題訪問包括:

一:中美空軍混合團(Chinese-American Composite Wing)專訪:

中美空軍混合團(Chinese American Composite Wing, CACW),或稱中美聯隊,由兩個驅逐大隊和一個轟炸大隊組成,因此稱為混合團。混合團有第一、第三、第五三個大隊,每個大隊各有四個中隊。

混合團的創立,一般認定出於陳納德少將(Major General Claire L. Chennault)的建議。1941至1942年陳納德曾領導美國志願大隊(American Volunteer Group),俗稱飛虎隊, 轉戰滇緬各地;1943年3月又負責指揮由美國空軍駐華特遣隊(China Air Task Force)擴編的第十四航空隊(US 14th Air Force)。第十四航空隊是鑒于中印緬戰區(China-India-Burma Theater)形勢危急而匆匆組成的,一般而言,美國部署在海外的空軍單位,在組成之前必先獲得充分的裝備和訓練,但是,十四航空隊則是先組成,然後分批訓練和逐步充實的。

事實上1943年初決定組成十四航空隊時,美國基本上希望對中印緬戰區提供裝備,但是,一時無法派遣大量人手, 因此,陳納德想出了折衷辦法,從中國空軍抽調飛行員,充實十四航空隊各單位的兵員實力。

混合團成立時也是匆匆成軍,一經中美雙方決定後,就由中國空軍抽調一批適合飛P-40驅逐機和B-25轟炸機的熟練飛行員,以特命方式公佈了一份名單,派往印度的卡拉奇(Karachi,今屬巴基斯坦) 參加短期訓練,然後接收美方提供的飛機,飛回昆明,立刻組織成軍。中國空軍招募了一批青年, 經短期訓練後分批派往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附近的雷鳥( Thunderbird Field)、盧克(Luke Field)和威廉斯(Williams Field)等空軍基地受訓, 當時陸續回國, 加入混合團, 為抗戰獻身。混合團在短期籌備後,在1943年10月正式成立,逐漸發展成為抗擊日寇的重要空中力量,使敵人聞風喪膽,自1944年起,日機就日漸龜縮不前,完全喪失了制空權。

混合團由中美雙方人員組成, 但美方派出的飛行員不多,以傑出的中國飛行員為骨幹。指揮系統為雙軌制,由司令至分隊長,都由中美雙方各派一人組成,互相合作,互相提攜,充分反映中美合作無間,聯手抗日,共同擊敗軍國主義的感人歷史。

混合團的老飛行員分布美國各地,包括亞特蘭大(Atlanta)、達拉斯(Dallas)、休士頓(Houston),也有很多在台灣、香港、中國大陸等地, 我們已先後訪問了二十餘人, 包括在美國的馬宗駿(George Ma)、許志儉(Roland Hsu, 已故) 、王光復(Kuang-fu Wang) 、喬無遏(Fred Chiao) 、毛昭品(Joseph Mao) 、谷掁海(Chen-hai Ku)等,台灣的夏公權、虞為、徐華江(吉鑲)、王松金等。尚有一些飛行員有待訪問,希望可以盡快完成訪問工作,整理、編輯和出版,向當年的空軍英勇戰士致敬。

部份受訪者:
  1. 馬宗駿 George Ma:空軍官校第十五期,1942年在美國受訓,混合團第五大隊
    George Ma George Ma

  2. 許志儉Roland Hsu:空軍官校第十五期,1942年在美國受訓,混合團第五大隊
    Roland Hsu Roland Hsu

  3. 王光復Kuang-Fu Wang;空軍官校1939年第九期,混合團第三大隊
    KF Wang KF Wang

  4. 喬無遏Fred Chao:混合團第五大隊
    Fred Chao Fred Chao

  5. 毛昭品Joseph Mao:混合團第三大隊二十八中隊
    Joseph Mao Joseph Mao

  6. Milton Miller, bombardier and photo-grapher
    Milton Miller

  7. Robert Hotz, Headquarters/14th Air Force.
    Robert Hotz

  8. 徐華江:混合團第三大隊七中隊中隊長
    Hsu hsu

二:十四航空地勤隊專訪

派往中國的美國飛行員遭遇嚴重的語言障礙,陳納德將軍因而向華盛頓請示,要求招募一批美籍華裔,前來幫助中印緬戰區的美國部隊。于是美國軍部從美軍各部門抽調華裔士兵,派往俄亥俄州訓練,組成美軍中一支重要的族裔部隊,隸屬陸軍部航空地勤隊。在十四航空隊轄下共有九個隊,約1500人,其中最著名的是余新賢先生奉命招募的407隊,隊員都受過高度的通訊技術訓練。1944年初先後派往中國戰場,他們在昆明、桂林、柳州、芷江、零陵、梁山、老河口等空軍基地服務,發揮了很大作用,對抗戰作出重大貢獻。

戰爭結束後,他們先後回到美國,很多人藉著退伍軍人法案進了大學,成為專業人員,成家立業,各有貢獻;有些人儘管沒有繼續升學,但由于是退伍軍人,成功地闖開了政府機構的大門,在州政府或市立機構找到工作崗位,得以安身立命,這在中美訂立平等新約和二戰結束以前是不可能的事。 戰前大多數華人都從事洗衣業, 並且不能有家眷, 戰後地位稍為提高,開始開餐館,得以在商業界謀求發展,逐漸打入各種專門行業,為美國華僑史打開了新的一頁。現在地勤隊的退伍人員分布紐約、三藩市、休士頓、波士頓、華盛頓等地,本會先後訪問了十餘人, 有待訪談的尚多。

部份受訪者:
  1. John Ong
    John Ong John Ong

  2. Richard Gee
    Richard Gee

  3. Henry Y. Mar
    Henry Y. Mar Henry Y. Mar

  4. James Jay
    James Jay James Jay


三:盟軍轟炸香港專訪

本會的「飛虎故事﹕抗戰期間中美空軍空襲香港(1942-1945)」計劃,由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資助﹐已順利完成。

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,不久沿海城市相繼淪陷。香港扼華南門戶,交通中外,成為轉運抗戰物資的較主要通道,為內地抗戰作出了重大貢獻。1941年12月8日日軍襲擊香港﹐12月25日香港淪陷,結束了短短十八天香港攻防戰,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共一千三百多天的黑暗悲慘歲月。在淪陷期間﹐香港饑饉處處,民不聊生。日軍企圖利用香港的地理位置﹐運輸軍隊和物資,以達其侵略的狂妄野心。

當時英軍雖早已投降,但在香港的戰鬥並未停止。除眾所周知的東江遊擊隊港九大隊外,以陳納德指揮的十四航空隊為主的中美空軍,從1942年10月25日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為止,曾數十次轟炸香港的機場、船塢、倉庫、船隻等軍事目標。從空中沉重打擊日軍,取得重大戰果,為抗戰勝利作出貢獻,為每天掙扎在生死邊緣的香港市民和盟軍戰俘帶來了勝利希望。

目前關於盟軍空襲這一重要專題資料缺乏,研究不多。因距今已久﹐搶救及保留有關歷史刻不容緩。

本計劃在香港、台灣、大陸、新加坡、美國等地﹐已訪問:
    - 當時曾執行來港任務的盟國中美飛行員、在中美空軍服役的其他人士或其遺屬
    - 當時返回內地毅然參加空軍的香港居民或其遺屬
    - 協助營救盟軍飛行員的香港居民或其遺屬
    - 經歷空襲的香港市民
合計21組24人,并搜集了大量有關資料。部分訪談已在《傳記文學》、《明報月刊》等刊物陸續發表,其餘成果正在繼續整理﹐不久將結集出版發行。

四:中國航空公司專訪